高考专栏

更多>>高考金榜

当前位置:首页管理平台管理平台

教师怎样多读书

发布时间:2016/12/2 17:46:49   浏览次数:1649次

分享:



语文系要我就教师读书发个言。我不是什么饱读诗书的人,这里偏要谈谈读书,有点儿脸红。 
  我的家乡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叫36冲。我读了小学就务农了,农村里的那些农活犁田插秧种地伐木,我都学会了。做农活之余也很想读书,但那只是很朦胧的想法,根本就不知道要读些什么书,也的确没有书读。后来一个偶然的机缘,读了两年高中,毕业后也没有机会考大学,又回乡务农,穷乡僻壤到哪去找书读。只记得那时我们生产队来了7个邵阳知青在他们那里我得到一本《宋词赏析》,我很喜欢作者的细腻分析,反复读那一本书。后来才知道原来作者沈祖棻是一个宋词研究的名家。还有他们带来的像《二胡演奏技巧》,《芥子园画谱》,我都读的有滋有味。还有南京航空大学的朋友寄来《无线电》大学教科书,我也把它啃完。我想那时如果能有书读,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孤陋寡闻。读书,的确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一个痛。但是,也许想读书又往往是没有机会读书的人对读书反而有一种强烈的向往,我对读书一直是十分渴求的,现在也还偶有读书。我读书没有什么计划也没有系统,可谓乱读。这里我就说说怎样让自己多读书的 五读吧。 
  一、跟着职业读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里借过来叫做干什么职业读什么书,教什么学科读什么书。这种读书有点实用主义的味道,但实用主义有实用主义的好处。我的教师生涯是从1972年做小学民办教师开始的。那时没什么书读,就是看看参考书,后来教初中,就捉襟见肘了,于是就看了教参以外的一些书。1980年,县里要从800多个民办教师中转3个为公办教师,我幸运地考了第一,那时能吃上国家粮,那是走了大运了,高兴的不得了,但没想到教育局调我去教高中,这就有些紧张了,高中生教高中,我感到了极大的危机。于是,在教学之余,非逼着自己读书不行了。我就从读过大学的老师那里,把中文系要读的书借来,又到图书室借来要读的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由于有压力,有做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的追求,那时真是如饥似渴的读,很勤奋,常常是读到深夜一点多。那时教师就住在教学楼,住我隔壁的黄老师要考研究生,于是我们一起熬夜,互相鼓励。《子夜》《复活》等10多部中外名著就是那段时光读的,还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论语》,还有什么《形式逻辑》《朗读学》《心理学》《给教师的建议》等我是扎扎实实读下来的,尤其是现代汉语,我还买了诸如《长句分析》《现代汉语800词》等许多著作深入研读,后来我兼任大专的《现代汉语》《逻辑学》的教学,正是得力于那时扎扎实实的阅读,让我觉得自己没有上过大学,但大学中文系的教科书自己学得也许不比一般的本科生差。现在回想起那时的边教书,边读书,还真是一段充实而快乐的读书时光。两年后黄老师考上了数学研究生,我也考上湖南师范学院本科脱产进修班。我觉得这边教书、边读书,真还算得上一种高效读书法。 
  二、 跟着教材读 
  从湖南师范学院进修回来后,教育局把我调到了省重点中学任教,这时候虽然有了一点点底气,但到名校任教还是有些惶恐。不读书还是不行的。这时候我读书就选择了两个重点。一是读教材涉及的一些名人的书籍和典籍。二是读专业刊物。 
  教科书不但列了一长串学生的阅读书目,教科书中的课文,很多都是选篇,许多原著没读过,另外,文中也会涉及不少著作。如鲁迅作品中,鲁迅说到超人尼采自诩他是太阳,但他后来发了疯,我很有点兴趣,就去了解尼采,还读了《尼采论叔本华》,然后又去找叔本华,•••••读朱光潜的《谈美》《诗论》《谈文学》《谈美书简》以及译著《歌德谈话录》等等很多乱七八糟的书,自己就逐渐地知道得多一点了。教材中涉及推介的书很多,可凭兴趣和教学需要来取舍,或浏览,或细读,要••••这样我居然读了上百本,让我的底气又足了不少,让我的视野开阔了不少,境界高了不少。今年有一道高考作文题要我们回答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被我忘记了,那阅读的意义是什么?的疑问,我听过一个较为巧妙的回答: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过目不忘,当然好,过目忘了,也和没有读过是截然不同的。我想阅读的意义也许就是这样。 
  我也是比较啊喜欢买书的。以前到外面出差旅游我一定要买一本书回来。我很舍得拿出一部分工资用于买这样一些野书,三个书柜已经变小了,很难挤进书了。爱人经常怨我。而且搬了几次家,真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很累人。老伴多次建议处理掉那些书。现在退休了,我准备把留在湖南那几百本书赠给绥宁一中。但说真的,我还是有些舍不得。 
  除了喜欢跟着教材乱读一些书以外,我比喜欢读的书还有专业刊物。 
  语文杂志是比较多的。我订阅专业杂志,最早开始于80年代。记得自费订阅的第一本语文杂志是《语文教学与研究》后来我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在这上面发表的。教高中以后,就订得多一些。《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通讯》《语文月刊》《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这几本杂志,我一直坚持订了10多年,我每年是学校订杂志的大户。后来学校也有补贴,我也就不太心痛,全部用光。每次收到这些杂志,就是收到一次喜悦,都会激发新鲜的阅读兴趣。这和到阅览去阅读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是自己掏钱买的,就总想着要读完,不然总有点浪费的感觉。每次我都会将自己喜欢的文章剪裁下来,又分类整理,贴了一本又一本。每学期又将各期杂志装订起来。后来书柜里实在是放不下了才做处理。但《语文学习》《语文月刊》现在还保存着80年代的,我舍不得丢掉。其中《语文学习》的写作指引真是给我许多指引,并由此延伸阅读过大量的写作方面的专著。后来我的几本作文编著也得益于这些书的指引,让我受益匪浅。她们解决了我备课中的许多柴米油盐问题,解除了我教学中的许多困惑。同时也让我熟悉了刊物的风格特点,投稿也就容易被采用,让我成了多家中文核心期刊的特约撰稿人。这些刊物是我的良师益友,我从一个土包子出身的民办教师,成长为广东省语文特教教师,这些杂志的确是帮了不少忙的。除了这些中文核心期刊外,《新华文摘》也是我很爱读的,它是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个大型的综合性、学术性、资料性的文摘半月刊。我的许多原创阅读题的文本都来自这个杂志,因为这个杂志的选文代表了诸领域的前沿思想,所以我的多年的原创高考模拟试题发表后常常受到好评。现在我也常找它读读。我们德胜学校也订了,建议大家去读读。这几年,人老了就颓废了不少,这些杂志都不订了,现在只订一本,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叫做《高中语文教与学》,这本杂志的文章应该是中学语文界的精华本。在这里我冒昧的建议一下,我们的年轻的语文老师,应该多订阅一些专业杂志,它会让你觉得充实和踏实不少。因为你总是站在比较高的地方瞭望,见到的风景还是要多一些。你会逐步知道在教学活动中哪些是该坚持的,哪些是该放弃的,哪些是浅俗的,哪些是本真的。 
  三、跟着学生读 
  我没有机会进大学读书,但幸运的是自己做了语文老师。一边教学,一边读书,便成了我这个土八路语文老师的一个特点,和学生一起读书成了我的一大快乐。 
  学生喜欢读的书,与学生同步读。 
  记得第一次陪着学生读的第一本书,是张扬的《第二次握手》。那是在教初中的时候。小说《第二次握手》,是文革期间流行的手抄本,文革期间列为禁书,1979年作者平反,作品公开出版,引起巨大反响。记得那时候班上订了《中国青年报》,该报连载这部小说。那时候一般中学,图书少的可怜,几乎是没书读,于是我就让学生读,我把它剪下来,贴在厚纸上,班上居然有很多同学在阅读。而且对一个学生影响很大,他就是黎前虎。他考上高中后,居然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读得有点走火入魔,但后来他说,他的很多文学细胞正是那时候生长的,他现在是顺德伊之密公司的老板之一。去年温总理到该公司,黎前虎很高兴地告诉我,他的理念引起了总理的很大兴趣。我怀疑伊之密的命名是否也出自他。一个高端精密机器制造公司,怎么会有一个这样的巧妙的名称呢。我这次到顺德,他专门邀请我参观他的公司,他说他的公司还要建文化公园,我想这些理念是否与他的文学阅读有一定联系呢? 
  在以后的语文教学生涯中,陪着学生读书成了我的一个癖好。有时候,会有一些学生来和你讨论某一本书,或请教你某一本书的一些问题,这时,你如果没读过这本书,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你最好不要简单的用我没有读过来搪塞。而是应该告诉学生,等自己读过后再来讨论,回答他的问题。我记得有个学生就写了一篇《郑渊洁童话之我见》的评论文章,要我写评语,推荐发表。我有点为难了,我没读过童话大王,但真不忍心给学生泼冷水,宁可自己辛苦也要去读读郑渊洁的童话。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向这个学生借来一读。还有一个学生写《刘墉告诉我超越自己》要我评论。我也是这样借这个学生的《刘墉文集》来读的。后来这些学生的文章和我给他们文章的评价,都发表在报刊杂志上。学生很有受鼓舞,自己也受益匪浅。还记得一次在顺德德胜学校班级值班,随手从学生书桌上拿起一本《希利尔讲世界地理》(美希利尔著),其中有一段介绍欧洲的地图,很快吸引了我,作者说欧洲地图就像一个球谜,你把它转过来看,就会发现,欧洲地图像一个矮小的老妇人,头大大的,背驼驼的,伸出一条长长的腿,把一个足球踢到海洋中。老妇人的头是西班牙,戴着的帽子是一个叫做葡萄牙的国家,衣领是比利牛斯山脉,衣领下面就是法国了。希利尔别出心裁,形象化趣味性的讲解,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颇受启发。如果我们都这样教学一定是高效快乐的啊。与学生读同一本书,别有趣味,也常会有意外的收获。 
  一本书对一个人产生重要影响,或者受用终身的例子不胜枚举。魏书生多次说过,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让他的学生喜欢读书,即使什么也没有做,他就成功了一半。能引导学生读书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可以断言,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学生都培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的读书人,那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得遥远目标了。所以,教师不但自己要多读书,更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引导学生读书可以说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特色吧。我每次接受一个新班,都要制定一个学生阅读计划,营造读书氛围,并坚持下去,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这需要我们语文老师摈弃急功近利,拿出勇气和智慧。只要我们有计划、持之以恒的引导指导学生读书,而不是做做样子,不是一个星期的热情,那么实在说,你既不必担心学生语文成绩会差到那里去,反而,学生可能一辈子都记得学生时代美好的读书时光,甚或影响他一生。当然有时候阅读和考试成绩不一定成正比,但和学生的终生受益一定是成正比的! 
  我原来所在的广东肇庆中学,在引导指导学生读书方面做得比较好。学校在高一高二每周安排12节语文课专门用来课外阅读,实施三个一工程,即要求学生一周读一本书(可以是一本杂志) 一个单元要给学生推荐一本书一个月一节读书交流课等等。十年如一日,我觉得这样也许比讲海题海要好得多。所以我在这方面,十分注意给语文学科营造气氛,这中间最重要的是要让领导接受我们的理念,支持我们的计划,给语文老师松绑。现在我带学生去阅览室阅读已成为常规。同时在报刊发表有关阅读的文章多篇,其中《少做点题多读点书》在《语文月刊》发表后又被人大资料复印中心《高中语文教与学》转载,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成为不少省市的教师培训的必读文章。此外,我编著《美妙诗文》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成为广东肇庆中学高中学生的必读书目。这些小小的成果,也可看成是和学生一起读书的收获。 
  肇庆中学近年走出了两个广东省语文状元,这当然不是哪一个老师的功劳,状元的出现是可遇不可求的,一个省状元并不代表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但状元的成长还是需要一定的成长环境的。这与学校引导中学生多读书还是you一定的关系的。引导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老师的最重要的任务和责任。 
  我很高兴我们德胜学校有较好的读书氛围,语文科组很重视营造读书氛围,语文老师好像都很喜欢读书,在引导学生读书方面做得很好。有学校和科组的支持,才会有少做点题多读点书的可能。从学生读书登记表里,从最近图书室展览的初三学生自选集里,我很高兴的看到,那的确是好书满架 
  在学生的读书时间里,我也陪着学生读,已经读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王安忆的《酒徒》等。 
  叶圣陶先生告诫我们语文老师说: “语文老师不只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的。魏书生多次说过,一个语文教师,如果能让他的学生喜欢读书,即使什么也没有做,他就成功了一半。能引导学生读书的老师就是好老师。可以断言,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学生都培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的读书人,那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不是一个看得见摸不着得遥远目标了。我想我们应该真心地放心地让学生去读书,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地读书。有读书的语文教学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有读书的语文老师,才是真正的语文老师! 
  除了上面的三读以外,我也还有另外两读,那就是跟着偶像读跟着时髦读 
  在个人成长路上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的偶像,这时候读他们的著作对自己性格和人格的影响最大,所以阅读效果也是最好的。我年轻时最崇拜鲁迅,我用了2个月的资180多元钱,买回了鲁迅全集精装本。原来打算通读,但最终也只读完了他的小说和杂文,一些书信等现在是永远不会读了。很多也没有基本读懂,但尽管如此,收获还是很多的。教学鲁迅作品也就不那么战战兢兢了。各个时期都会涌现出一些时髦的书,大家热读的书,我们不妨赶赶热闹,也能让自己多读不少书。刘心武《班主任》琼瑶、金庸的,这几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代表作门罗的《逃离》,莫的诺亚的《地平线》莫言的《生死疲劳》《红高粱》我也都是赶着热闹读的。今年的白俄女作家斯维拉娜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她的作品《切尔诺贝利的回忆:核灾难口述史》、《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来自切尔诺贝利的声音》、《锌皮娃娃兵》等。我还是想去邮购,一读为快我想如果我们对时髦对经典无动于衷,就会错过机会,时过境迁,也许就难有阅读的热情了。季羡林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教师们尤其是语文教师,青年教师都是想做这个好事的,但是他们工作的确忙得一塌糊涂,尤其是班主任,谈多读书的确有点爱莫能读。但是,即使是这样,也还是要学学雷锋的钉子精神,学学古人的马上、枕上、厕上的三上读书法,多读几本好书、多交几个好朋友、养成读书的习惯,养足教师的资本。我们知道,教育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是要对人的精神、情感和气质进行影响和提升。而这必须靠教师的人文素养来影响学生,而非纯粹的应试知识所能胜任。孔子说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要把自己当作器皿,只用一种用处。教师还是要多一点文化味为好。而文化修养和气质是靠读书读出来的,靠读书来内化自己的精神和气质。当然,我现在读书则完全是消遣性的了,也还是乱读书,希望自己能活到老,读到老。 
  啰嗦很多了,我记得读过一篇叫作《今夜,你带哪本书上床》的文章,很有点鼓动性,让我们多带点书上床吧。最是书香能致远啊。 
  又记得谢冕在北大演讲时,他说:我第一要劝你们的,是做书呆子。只有先做书呆子,然后才能做聪明人。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什么也没有,而要装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让我们共勉,先做一个书呆子吧。 
  2015--10--8 于德胜学校 
  语文老师参考 
  语文老师,多少总得读一点经典,不仅要读文学经典,更要读教育经典,社会学经典,哲学经典。比如上面提到的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典籍,以及《民主主义与教育》、《康德论教育》、《乌合之众》,《脑中之轮》,《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等等。如果我们读了《乌合之众》就会警觉自己可能出现的群体性无意识,也可能对当下的社会生态有比较理智的认知。许多情况下,我们就会守住做人应有的底线。 
  在这么个浮躁的时代,我们如果能静下心来阅读几本名家的精品,感受他们的人性,体会他们的情感,理解他们思考,可以说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一、读书 
  1.课本课文:读透课本,方可教实语文。 
  2.教师用书:用足用好教参,利于正确教学教材。 
  3.工具类书:《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古汉语),《汉字源流字典》,收藏网络《汉典》(学习文字学,了解词义演化)。 
  4.理解鉴赏类书籍 
  《古代散文鉴赏辞典》《现代散文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以上为上海古籍出版社),《诗词例话》和《文章例话》(周振甫),《如是解读作品》(孙绍振欣赏课文),以及叶嘉莹诗词欣赏系列书籍。 
  5.教学理论类书籍 
  (1)《论语》,从教学的角度读《论语》,学习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和教育智慧。 
  (2)《学记》,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基本理论。 
  (3)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语文教育经典论说。了解中学语文教育教育基本原理。 
  6. 专业理论类书籍 
  周振甫的《中国文章学史》和《中国修辞学史》,任遂虎的《文章学通论》,郑颐寿《辞章体裁风格学》等,深厚自己的语文专业功底。 
  7.社会哲学类书籍 
  劳思光的《中国哲学史》,张岱年的《文化与哲学》,周桂钿《十五堂哲学课》,《中国思想史》和《中国文化史》,以及教育心理学、情感学、作家传记等,增加思想文化底蕴,以便从容教好语文这门人文课程。 
  8.专业教学杂志类 
  《语文建设》(语文出版社),《语文学习》(上海),《语文月刊》(广州)等,了解学习国内外语文教育教学信息、动态与经验。 
  9.教育教学网络类 
  网络:人教网 古诗文网 无忧无虑语文网 中华作文网人民网文汇报 
  微信:人民教育 中国教育报 现代教育学刊 语文学习 哲学……



 
QQ在线咨询
招生咨询电话
13017007171
400-0856-099
投诉及应急电话
18985046417